花小猪车主无法使用或因多地叫停及合规限制

最近不少花小猪车主发现,自己的账号突然没法接单了,有的甚至直接被平台限制登录。这事儿背后,其实藏着网约车行业合规化这把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
先说说最直接的冲击——多地叫停。从2020年开始,天津、深圳、青岛、合肥、南京这些城市就陆续对花小猪“亮红灯”。比如2024年12月,天津交通部门明确指出花小猪未取得当地网约车经营许可,属于非法运营;深圳更狠,直接全面禁止平台接入,连司机端都打不开。青岛的执法记录更夸张,光2024年就查扣了50多辆“花小猪”无证车辆,有司机吐槽:“刚接单就被拦,车被扣了,平台连个解释都没有。”

为啥这些城市这么“狠”?核心问题就是合规率太低。交通运输部2025年7月的数据显示,花小猪的订单合规率只有61.3%,车辆合规率更是低到52.8%,在主流平台里垫底。啥意思?就是平台上近四成的司机和车,压根没拿到网约车运输证和驾驶证“双证”。举个例子,有记者在广州体验时发现,三单里就有一单司机是“无证上岗”,在交通执法平台上查车牌,直接弹出“车辆可疑,建议报警”的提示。

更麻烦的是,花小猪的运营模式本身就在“打擦边球”。它虽然挂着滴滴的牌子,但实际运营方是北京鸿易博科技,早期通过收购地方小网约车公司来规避监管。为了快速抢占市场,平台对司机门槛放得很低——不强制办双证、不查车辆年限、甚至允许外地车牌注册。这种“野蛮生长”确实让花小猪在2020年靠“新人首单免费”“一口价特惠”等策略,快速收割了下沉市场用户,但代价就是合规隐患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。

现在监管部门开始“算总账”了。2025年8月以来,西安、广东清远、河南开封等多地密集出台政策,直接叫停“一口价”“特惠价”订单,严禁平台以低价压榨司机。西安的网约车司机王磊算过账:“以前跑一口价,30公里订单到手才40块,现在单价涨了,同样路程能多赚15块。”但平台也不是吃素的——为了保订单量,开始把压力转嫁给司机,比如提高抽佣比例、强制延长在线时长。有司机吐槽:“现在每天得跑13个小时,月收入才4000出头,比送外卖还累。”

对车主来说,最现实的问题是:合规化大潮下,还能不能继续跑花小猪?答案得看两个条件:一是你所在的城市是否允许花小猪运营(比如北京、上海早就把花小猪列入“黑名单”);二是你和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——车龄不超过8年、行驶里程60万公里内、有本地牌照,司机得有3年以上驾龄、无犯罪记录、最近3个记分周期没扣满12分。就算这些都满足,还得面对平台抽佣高、订单不稳定的问题。有车主说:“现在花小猪的抽成比滴滴还狠,一单抽走27%,跑10小时赚200块,跟搬砖差不多。”

其实,花小猪的困境也是整个网约车行业的缩影。从2020年的“烧钱大战”到2025年的“合规内卷”,平台、司机、乘客的三角关系一直在变。对车主来说,与其纠结“能不能跑”,不如早点规划:要么咬咬牙办齐双证,转投合规率高的平台(比如如祺出行、T3出行);要么趁早转型,毕竟现在送外卖、跑货运的收入也不比网约车低。毕竟,在监管越来越严的今天,“野路子”注定走不远。
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