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花小猪车主:合规风险高,收入不稳定,服务争议大

广州花小猪车主:合规风险高,收入不稳定,服务争议大
凌晨两点的广州街头,霓虹灯在雨雾中晕成一片模糊的光斑。老陈把车停在天河城门口,看着手机里跳出的“花小猪特惠订单”,嘴角扯出一丝苦笑——这单从珠江新城到白云机场,乘客支付38块,平台抽走16块,再扣掉油费和高速费,到手也就十来块。“跑这单,还不如去送外卖呢。”他叹了口气,手指在方向盘上无意识地敲打。

合规风险像悬在头顶的剑
老陈是广州最早一批跑花小猪的司机,三年前听说“门槛低、来钱快”,咬咬牙把家里的五菱宏光换了辆二手日产轩逸。“那时候平台说‘有证没证都能跑’,我图个方便,就没去办双证。”他回忆道,语气里带着后怕,“结果去年在东晓南地铁站被运管逮了个正着,车被扣了三个月,罚款三万,平台连个电话都没打来问过。”

像老陈这样的“无证司机”,在花小猪上并不少见。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,2025年7月花小猪的订单合规率只有61.3%,车辆合规率更是低到52.8%。换句话说,平台上近一半的车和司机都是“黑户”。广州的司机群里流传着句话:“跑花小猪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——赚的是快钱,担的是风险。”

更讽刺的是,花小猪在广州至今没拿到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》。去年10月,一位双证齐全的司机在花小猪接单,结果被运管以“平台非法运营”为由扣了车,罚款顶格三万。司机找平台理论,客服却像踢皮球一样:“我们还在完善中,暂时无法提供支持。”那一刻,司机的心比秋天的风还凉。

收入像坐过山车,时高时低
“现在跑花小猪,全看运气。”老陈说,他每天早上六点出门,晚上十点收车,中间只吃一顿盒饭,一个月跑下来,收入却像六月的天——说变就变。“有时候一天能跑五六百,有时候连两百都不到。”他掏出手机,翻出记账本,“你看,这个月跑了28天,总收入才8200,扣掉油费、保险、修车,到手也就五千多。”

更让司机们头疼的是平台的抽佣。去年8月,成都的谢师傅在花小猪接到一单,乘客支付147.76元,他到手只有83.41元,抽佣比例高达43.5%。“这哪是抽成?简直是抽血!”谢师傅在司机群里吐槽,引来一片附和。有司机算过账:跑一公里才赚1.7元,跑200公里流水300元,扣掉成本,一天也就赚130到150元。“这钱,赚得比搬砖还累。”

平台的“免佣卡”更是让司机们又爱又恨。一张单日免佣卡30元,得跑120元的流水才能回本。“这哪是福利?分明是变相收费!”老陈摇头,“有时候为了凑流水,不得不接些远单、偏单,结果空驶回来,油费都赚不回来。”

服务争议像根刺,扎得人疼
花小猪的低价策略,虽然吸引了乘客,却也让司机们怨声载道。“跑花小猪的乘客,总觉得‘便宜就该没服务’。”老陈说,他遇到过不少“奇葩”乘客:有的离目的地还有几百米就要求下车,说是“省点路费”;有的临时改地址,还理直气壮地说“打花小猪就是图便宜,别要求太多”。

去年4月,一位女乘客在社交平台曝光了一段与花小猪司机的对话。司机因掉头需要绕路,在离目的地100米处要求乘客下车。乘客拒绝后,司机竟说:“打花小猪就是没有服务,想要服务打滴滴专车去!”这段对话引发热议,网友纷纷指责司机“半路甩客”“没职业道德”。

“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。”老陈叹了口气,“跑一单才赚几块钱,要是遇到堵车、绕路,说不定还得倒贴。有时候乘客态度差,我们也只能忍着——毕竟投诉一次,平台就扣钱,谁受得了?”

司机们的出路在哪里?
面对合规风险、收入不稳定和服务争议,广州的花小猪司机们开始寻找出路。有人转投合规率更高的平台,比如如祺出行、T3出行;有人干脆改行送外卖、跑货运。“现在送外卖,一个月也能赚六七千,还不用提心吊胆被查。”一位改行的司机说,“至少,睡个安稳觉。”

老陈还在犹豫。他舍不得开了三年的车,也舍不得那些老乘客。“但再这么跑下去,身体垮了,钱也没赚到,图什么?”他望着窗外的车流,眼神里满是迷茫。

广州的夜晚依旧热闹,霓虹灯下,一辆辆花小猪的车穿梭而过。车里的司机们,有的想着下一单能赚多少,有的担心被运管查到,有的只是单纯地想:明天,会不会好一点?
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