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花小猪车主:低价接单忙,服务待提升
【武汉花小猪司机自述:跑得腿软也赚不够,乘客吐槽像开盲盒】
"师傅,您这车里味儿有点大啊。"刚在江汉路接到的年轻姑娘摇下车窗,我老脸一红——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就出来跑活,连口水都没顾上喝。像这样的对话,最近成了我的日常。
自从注册了花小猪,手机就跟粘在支架上似的,叮叮咚咚响个不停。平台补贴那会儿,光是早晚高峰接满8单就能多拿60块,比开出租还划算。可现在呢?从汉口火车站到光谷广场32公里,才给58块钱,油钱都要烧掉小一半。有回遇到个乘客要去蔡甸,系统显示86块,结果回来空车跑了四十公里,算下来时薪还不到20块。
最要命的是那些"一口价"订单。有次暴雨天接了个从武昌火车站到汉阳的活,导航显示要绕三环线,结果路上堵了快两小时。乘客坐在后座直抱怨,我盯着计价器上纹丝不动的数字,心里直犯嘀咕:这趟油钱怕是要贴进去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打车确实图便宜。上周在楚河汉街,同时进来两个平台订单,花小猪的比滴滴便宜12块,乘客眼睛都没眨就选了我们。有回拉个大学生去湖经,小姑娘举着手机兴奋地说:"师傅您知道吗?我领了3张8折券,这趟才花9块6!"看着她乐呵的模样,我倒有点羡慕这代人的精打细算。
但便宜也有便宜的烦恼。有回接了个去天河机场的订单,乘客拖着三个大行李箱,上车就开始催:"师傅您快点,要赶飞机!"结果到地方发现后备箱盖没关严,行李掉出来摔坏了他的电脑包。虽然最后平台协调解决了,但那几天我睡觉都梦见乘客举着赔偿单追车。
现在跑花小猪的,十有八九都是像我这样的"兼职选手"。有天在二七路加油站,碰到个开网约车的老王,他指着自己车里的行车记录仪说:"现在跑低价单,就得把服务分往死里卷。"他车里备着矿泉水、充电线,连车载WiFi都装了,"遇到挑剔的乘客,这些小玩意儿能省不少口舌。"
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,平台抽成虽然比滴滴低,但单价也压得死。有回跟乘客聊天,他说现在叫车就像开盲盒:"上次遇到个师傅,车里脏得能养鱼;这次这个虽然车旧点,但主动帮我提行李,还给了包纸巾。"听着这话,我偷偷把掉在副驾缝里的烟头捡了起来。
最近武汉天气热得离谱,中午跑车简直像蒸桑拿。有天在光谷软件园等单,旁边几个司机凑在一起吐槽:"现在跑花小猪,就像在刀尖上跳舞——订单多但赚得少,服务好才有人点,可服务好了又怕遇到挑剔鬼。"正说着,手机又响了,新订单显示要去汉口北,18公里39块。我叹了口气,踩下油门融入车流,后视镜里,晚霞把江城染成了金红色。